
期刊简介
本刊报道内容:大田作物、同艺作物、观赏植物、药用植物、林木、牧草及其他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遗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、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、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。诸如,种质资源的考察、收集、保存、评价、利用、创新、信息学、管理学等:以及起源、演化、分类等系统学:基因发掘、鉴定、克隆、基因文库建立、遗传多样性研究等。重点介绍本学科研究的新进展、新成果、新方法和新技术。欢迎从事植物遗传资源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、大专院校师生踊跃投稿。
鼻中隔穿孔
时间:2024-12-09 14:35:27
鼻中隔穿孔(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)系鼻中隔软骨部或骨部因外伤或其他原因穿破,形成大小不等的穿孔,使两侧鼻腔相通。
病因
(一)外伤:如手术、经常挖鼻、鼻外伤等,其中以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引起者为多见。反复挖鼻成习,形成鼻中隔溃疡,也可致穿孔,严重鼻外伤也可引起。
(二)特殊性传染病:如结核、狼疮、梅毒及麻风等。梅毒性穿孔常位于鼻中隔骨部,致合并鞍鼻。其他原因穿孔一般位于软骨部。
(三)急性传染病:如白喉、猩红热、伤寒及天花等。
(四)鼻中隔脓肿:脓肿溃破后穿孔。
(五)化学物质刺激:如长期接触铬酸等。
临床表现
鼻腔干燥,有痂皮形成,引起鼻阻塞及头痛,并易发生鼻衄。鼻中隔前段小穿孔在呼吸时可发生吹哨声,如穿孔位于鼻中隔后段,可不显示任何症状。
前鼻镜检查多可查见穿孔,有的需清除鼻腔痂皮后,方可看清穿孔。观察其穿孔大小、位置、形状。
治疗
在全身病因控制和局部消退后,有明显鼻功能障碍或临床症状者,可对症处理或施行穿孔修补术。穿孔小者可用粘膜瓣转移、颞肌筋膜移植。穿孔大修补困难或失败者,可用钮扣式硅胶修补。